接近五月報稅季,小資男女總會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日常開銷和理財,立志再也不當月光族。許多理財專家都說過,理財第一步:記帳,了解自己的錢花到哪裡去,進而重新定義「想要,需要,重要」,分清楚什麼該花,什麼不該花,再設定短中長期的目標,就不容易陷入衝動消費的狀態。但為什麼我們常立志要開始記帳,認真換了一個又一個記帳軟體,卻還是無疾而終呢?
記帳的重點在簡單步驟讓人願意持之以恆,如何運用方便的工具養成記帳好習慣,便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了。這篇就是要教大家如何運用 Evernote 來智慧理財,特別針對「信用卡理財法」、「信封理財法」、「欲望清單管理法」三種理財方式,看看在 Evernote 上要如何聰明管理。
信用卡理財法
目前坊間各大銀行都推出各式不同功能的信用卡,可依自己的消費習慣,運用不同信用卡設定大項目的花費,例如:A 卡專刷美食餐廳、 B 卡專刷購物、C 卡專刷交通費、D 卡專刷保險費。
運用信用卡理財法有幾個優點:
- 指定特定消費型態紅利點數或現金回饋加倍
- 本月消費下月繳款,更靈活運用手上的現金
- 直接用信用卡帳單做為消費記錄的依據
雖然有這些好處,但還是需要一個好工具幫我們匯整各銀行帳單、消費單據及帳戶資訊,透過 Evernote 聰明記事小幫手服務,可以幫我們快速整理這些事項。
一、 建立一本叫「財務管理」的記事本,在裡面建立一張支出表,紀錄每月各項目應付金額、日期並設定繳費截止日期的提醒。
二、選定一則消費清單記事後,按滑鼠右鍵選擇「複製記事連結」再將此筆消費明細連結貼到收支表中方便查詢
三、將電子帳單寄至 Evernote「帳戶資訊」中的專屬電子信箱,並在主旨後加入「@記事本名稱」,即可將資料匯整至指定記事本
四、透過手機 Evernote 的相機功能,將消費發票匯整在記事本
此外,準時付款才能在聯合徵信中心留下優良的信用歷史,未來貸款銀行將會參考過往紀錄。此外,除了條列式的繳款金額外,開銷也可以記錄在附加檔案的 Excel 中,方便加總計算。隨時想查詢帳戶餘額、常用的網路銀行網址、密碼放在同一篇,就不怕記錯密碼,連錯三次還得跑一趟銀行解鎖。
信封理財法
「信用卡理財法」是從「支出」了解自己的花費,知名網站「電腦玩物」站長 Esor 則是以「預算」的角度控制花費。Esor 說傳統的記帳方式,常常花了很多時間記帳,但沒有具體的改善刺激與行動,若沒有即時將每筆開銷記錄下來,時間久了容易忘記,但行動中又不適合分心。
以上總總原因,讓人容易放棄記帳。重新思考記帳的目的是為了「了解預算並控制花費」,比起知道今天花了 300 元吃一頓美食,將每個月外食總預算控制在 5000 元內更有意義,因此,Esor 運用「信封理財法」在 Evernote 建立一個「收支管理」的記事,透過大項目分類記錄:
- 放進皮包的現金(通常是領錢時,但也有可能有其他原因,但就是把放入皮包準備花掉的現金記錄下來)
- 使用信用卡的消費
只要記住這兩件事情,那麼就可以知道每個月的開銷總額,達到記流水帳時一樣的目的,但節省了 90% 以上的記帳時間!
欲望清單管理法
而有了預算概念後,下一個目標是學會怎麼花錢,獲得更有意義的生活滿足,不再因為買了或不買一個東西而後悔,透過「欲望清單管理法」在 Evernote 設定「想要、需要、昇華、滿足」四種標籤,檢視自己是「真的需要」還是「只是想買」。
一、想要:透過 Web Clipper 功能,將網路上搜集來的採購內容存入 Evernote 後設定「想要」標籤
二、需要:待有時間,分析需要及不需要的理由並把它記錄在同一則記事中再轉換為「需要」標籤
三、昇華:分析後若發現其實並沒有非買不可的理由,即可改成「昇華」標籤
四、滿足:待確定購入後則變成「滿足」標籤
Esor 說「欲望清單管理法」有四項優點:
- 延遲購物衝動
- 理性評估購物需求
- 反省購物成果
- 找到每個東西適合自己的使用方法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新習慣或理念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 21 天,建立屬於自己喜歡而且能持續的理財觀念和習慣,比任何專家建議都有用,運用輕鬆簡單的數位工具,不但能節省時間,還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從現在開始試試「信用卡理財法」或「信封理財法」搭配「欲望清單管理法」,輕鬆理財不再是夢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