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迷思,養成好習慣沒你想得困難

好習慣非常重要。有好的習慣,面對每天日常生活會更有效率、也更輕鬆。每天持續練習,讓好習慣徹底內化、長期執行,任何精彩目標都有可能實現。

到底為何好習慣如此難養成呢?網路上流傳著各種理論,但很遺憾地,那些說法大多是迷思。當您認真想要培養新習慣時,如果能排除那些毫無幫助的迷思,養成之路會更順暢,效果也更好。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迷思:X 天才能養成習慣

「21 天原則」就是個毫無根據卻被普遍接受的例子之一。這個原則基本上號稱要養成習慣需要 21 天的練習,準確天數會隨著講者不同稍有變動,從 28 天到 60 天都有人說。光是這點就足以讓人懷疑這個說法的可信度。

這迷思似乎起源於對做過自我意象方面廣泛研究的  Maxwell Maltz 博士的錯誤解讀。他並沒有發現好習慣的養成與任何特定時間表的關聯,但人們還是把這件事歸功於他。

21 天規則簡單又好記,而好習慣連續鍛練三週當然是有益的。但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自己的步調。與其追著他人訂定的某個時間表,不如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每天維持的好方法,並調整成更符合自己需求的狀態,您會發現自然就有進度了。

專家密技:不論您打算用什麼方法養成更好的習慣,Evernote 的 工作事項可以設定到期日、優先排序、提醒等,協助您堅持住計劃。

迷思:只漏掉一天就會破換您整個計畫!

比起設定時間表或進度表,規律的練習在養成好習慣上更是重要。規律的練習越多,就越容易維持,直到習慣徹底成為日常行事的一部分。這邊也就會出現另一個迷思: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偶而有一天沒練習到,就會變成大災難。這點完全不是事實。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這個概念有人稱為「堅持下去」(Don’t Break the Chain) 法,其核心觀念就是要確保每一天都至少花點時間來練習這個新習慣。通常提到這個方法都會說是來自美國喜劇明星 Jerry Seinfeld,但其實還有其他幾位名人也會被提到。

重點在持續。如果沒有持續應用,習慣是很難維持住的。但是休息和恢復其實也同樣重要,如果完全不顧疲勞或心理過載,執意執行下去,反而可能導致完全過勞。偶而錯過一天或稍作暫停時,無需自責。可以記錄一下這種休息的頻率,在做這種持續戰計畫時,也把它一併考量進去。

專家密技:Evernote 的 習慣追蹤範本是注意自己的持續度和進度的絕佳方式,在需要時也可暫時從習慣養成中休息。設定自己的步調,要自己的方式養成習慣以避免過勞。

迷思:所有新的習慣都應該是要建立一個更大的目標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目標很重要,尤其是在養成新習慣時。但這裡其實有個秘密:習慣是一個行為,不是成就。

好習慣並不會在您達成目標那天就結束,它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好習慣並不會通往任何大結局,它所帶來的益處是在過程本身。

有目標對養成習慣是會有幫助的,但不能讓它變成終點。更好的做法是設定小里程碑,作為衡量進度的指標。每天要採取哪些步驟?成功的習慣練習包含哪些東西?要用什麼東西來評估進度?盡可能依照實際情況回答上面這些問題,並把答案融入到您所做的努力中。

專家密技:把養成習慣這件事拆分成數個比較小的部分,是個極好的以漸進法來達成的方法。使用 日計畫範本來寫下要執行步驟,並一一訂下達成它的期限。這樣您會更清楚每天要完成什麼事情,以及為何要達成。

迷思:你應該要用新習慣來取代舊習慣

很多人認為要建立好習慣,要從找出並清除舊習慣開始。舉個例子,一個想要希望建立更好的飲食習慣的人,可能會說他們首先必須停止在速食餐廳吃午餐。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那或許有幫助,但兩者並不一定相關。就算午餐不再吃速食,如果沒有主動改善飲食習慣,事情也不見得會有什麼進展。不要在腦子裡把這兩者連在一起,或認為開始新習慣一定代表著打破舊習慣。直接開始就好!舊的壞習慣則單獨另外來處理。

此刻就是最好的啟動時間!

如果沒有做好計畫,也沒有一套實際的衡量系統,想要開始一個新習慣會非常非常困難。如果有一套系統,不僅從零開始建立新習慣會變得很簡單,萬一注意力飄走了也提供一些緩衝。掠過那些迷思,去找真正有用的建立好習慣的方式。只要有好的計畫和規律練習,好習慣就在不遠處。

讓 Evernote 助您整理工作、揮別生活的雜亂。

免費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