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活在動盪的時代。」
這句話從科幻小說家克拉克到希拉蕊·柯林頓都說過。它的出處或許是個謎,但我們都知道這是個詛咒而不是祝福。生命中的動盪、衝突和改變常用掉我們所有的心智和情緒能量,讓我們幾乎完全無法再專注於任何其他事情上。
這麼說來,今年絕對可以說是…動盪的。
您可能早在 2020 年一月就設定好年度目標,甚至可能都做好計劃了。但是…..這一大堆事件就這樣橫空出來,所有計劃都被擠到一邊。現在我們都只能想著原本可能是怎樣、應該是怎樣,並且懷疑那些目標還有可能實現嗎?
好消息是一切都還不算太遲。儘管今年有各種破壞,但每個嶄新的一天都是一次新的機會,可以重設展望、重新訂定目標、再試一次。
但(這裡才是重點!)想要成功,一定要有所改變。除了制定計畫,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需要掌握:自律。當意料之外的事件發生時(一定會發生的啊),您就有能力抵抗誘惑,讓自己的意志力依然瞄準目標,不受外界干擾。
什麼是自律?它為什麼很重要?
簡單的說,自律就是不論您想不想要,都可以在需要做事的時間做該做的事。自律就是在清晨五點時叫您起床去運動的聲音,不管您是不是其實只想繼續躺在被窩裡。自律也是推動您繼續努力奮鬥的能量(不管您的目標是要成為更好的藝術家、運動員、創業家或朋友等),儘管您只想一口氣看完 Netflix 上最熱門的影集。
如果缺乏自律,您的目標能否達到全都要看周遭情勢。如果情況好,或許還能達成;但只要一開始出現問題,它就會被放棄。作家 Jim Rohn 就說:「紀律是目標和成就之間的橋樑。」自律是帶領您從現在的位置到您想要抵達的目的地的道路。
自律跟意志力一樣嗎?
自律和意志力(又稱自我控制)乍聽好像是一樣的。兩者都需要犧牲和決心,而且兩者都很難達到!但有一個關鍵差異點:意志力是突發且立即的,它是當有人請你一塊蛋糕時你能拒絕的力量。而自律則是個有自覺的長期性決定,讓您去做承諾要做到的事,不受其他事物干擾而分神。
意志力是控制衝動和慾望,能對誘惑說「不」。自律是持續進步,訓練自己今天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因此儘管意志力對達到短期目標很有用(甚至是必須的),自律才是推動您的人生、邁向長期成功的引擎。您可以把它們視為兩種互補的力量,意志力可說是自律的實踐。
如何在生活裡打造自律
讓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養成自律需要時間和決心,而且一定會遇到阻礙。世界第一夫人愛蓮娜·羅斯福說過:「今天的我是過去選擇的結果。」這裡提供您三個方法練習自律,讓您可以更堅強地克服困境,達成所有目標:
捕捉並承諾
我們曾經針對這個主題寫過一篇文章,因為很重要,所以再重複一次:決定好目標以後,就寫下來。加州多明尼克大學 ( Dominic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的 Gail Matthews 博士發現,僅僅是把目標寫下來,完成它的機率就提升 42%。
其實很有道理。如果您想要無地圖橫越美國東西,一定會抵達某處,但很有可能跟您預期的完全不同,而且在過程中會浪費很多時間和寶貴的精力。這跟達成目標很類似:沒有計畫的話,會到達哪裡呢?
接著問問自己:我追求的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還是只是我「應該」想要的?若您對自己的目標缺乏迫切的熱忱,當情勢變得困難時就很難產生高度的自律繼續努力。您選擇的任何目標都一定要能點燃您心中某處,不論如何都不會被撲滅,並且不能接受「不」為答案。
行動方案:
- 在 Evernote 裡建立新記事,再加上一份核取清單,為每一個目標建立行動計畫。
- 使用 Web Clipper 捕捉所有網路上能幫助您「看到」達到目標的成果的資料。當情勢變得困難時,這些資料有助於讓您堅持下去。
- 每天檢視您的目標,確保一切都還在軌道上,並且與您心裡真正想要的相符。
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及缺點
您是每天起床時就精神滿滿,準備好迎接一整天的挑戰呢?還是那種「先來三杯咖啡再跟我講話」的人?不論是哪一種都沒關係(真心的!),但了解自己並依照自己的風格規劃日程,是成功的必需元素。盡量將深度工作安排在自己比較能專心的時段,其他時間就用來處理比較枯燥或例行的事務。
同理,使用社群媒體可能是您的一個弱點。Jake Knapp 和 John Zeratsky 在他們的書《生時間:高績效時間管理術》(原文書名:Make Time) 中提到「時間傻瓜」稱它們是「萬丈深淵」,因為永無止境,沒有盡頭、永遠滑不完。用社群媒體來殺時間時很好用,但它們很容易讓您的計畫變調。知道自己的弱點,就比較容易察覺到自己又在滑了,可以在浪費大半天前趕快把自己拉回來。
反過來說,您可能只要開始了就能完全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好好利用這個優勢!把手機擺到看不到的地方、清空桌面、準備好好專心工作吧!
這些訣竅共通的特點就是提高您對自己是怎樣的人的覺察。一旦您深入了解自己在什麼環境條件下能表現得最好,哪些地方又可能需要協助,您就可以盡可能發揮長處、縮小弱點。
行動方案:
- 利用 Evernote 的每日專注力和活力記錄找出自己最具生產力的時間,依此安排每天的計畫。
追蹤、反省、矯正
現在我們有目標,也對自己認識夠深可以有效率地往目標邁進,應該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擋我們了吧?目標一定能順利達成的吧?
不盡然。生活不會如我們希望的一帆風順(看看 2020!),您必須要能隨時調整,並對改變計劃的可能性保持開放的態度。預料之外的情況可能發生、時間表可能需要挪動,不論您計劃得多周詳,都可能需要做出改變才能持續往目標邁進。
這就是為什麼在前進的路上一定要知道自己身處何處。應當每個禮拜安排固定的時間來檢視自己的計畫和目前進度。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誠實,這意味著要能認知到困境以及成功,反思一下哪些事情可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處理,建構策略,讓自己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
最後,讓我們快速討論一下「失敗」:我們在搞砸時會很容易感到氣餒,但請不要把它當作放棄的理由。有去嘗試本身就是一種勝利。您已經比絕大多數人踏出很多步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到很重要的一件事:哪個方法行不通。帶著這個資訊,在需要的地方做改變,持續嘗試,直到成功。因為,唯一一件比失敗更讓人難過的事情就是放棄。
行動方案:
- 利用 Evernote 的每週檢視範本來記錄自己的進度,確保自己一直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如果說 2020 年有教我們什麼,那就是不論您對未來做了多少計畫,你永遠不知道未來對你有什麼安排。但只要您持續將目光放在那個終極目標上,並且隨時準備好在必要時做出改變,您就可以面對任何變異,最終達到目標。過程可能受點傷,但一定能站上終點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