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Evernote 行銷資深副總裁所撰寫
每年高中畢業季到來,又一批青少年邁入成年時,我總會想起兩件事:
- 我那顆抹了過多髮膠又留太久的頭。Julie Greenspoon,謝謝妳還願意跟我一起參加新生舞會!
- 當校長宣佈我上了哈佛大學,而我的大學微積分先修課老師跟我說:「我真的沒料到你有那麼聰明。」
我能在上大學前就突破自己的缺陷可能讓許多人感到驚訝,但我可不這麼想。我對自己的成就非常自豪。雖然我從未在標準考試上飆出超高分,也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我做對了一件事:我開發出了一套自己的學習系統,並且持續沿用至今。
計畫目標:少背點東西,取得更好的成績
我很早就發現,想要出類拔萃就必須減少需要記住的事情。這是我最初的計劃:
- 記下每科的大綱主軸。只要知道一堂課的大綱,要把細節串進去就很容易。
- 用註腳的方式將不同課的資訊連結起來。舉例來說,如果我可以把英文課裡《土生子》的報告的資料與歷史課的美國內戰考試做個連結,就又少了一樣需要背的東西。
- 利用我自己發明的速記符號幫助快速搜尋:三角形表示「變化」、星號表示需要再處理的資訊、問號則表示還有不懂的地方等。
我學生時代的紙本筆記現在已經不知去向,但那套速記符號至今我依然用於工作筆記上,幫助建立各種連結。
當年我覺得創造了一套自己的競爭優勢,多年後才發現原來這套系統叫做「康乃爾筆記」,而且發明於 1950 年代。(為什麼從沒有人跟我提過有康乃爾筆記這種東西呢?)
關於筆記的一些心得
儘管大家都同意教育非常重要,但學校並沒有教我們如何學習,而研究也證實我們並不擅長學習。大一新生僅大概學到課堂上 11% 的知識,所以或許我的「學習系統」給了我一點優勢。
現代科技讓任何人都可以擁有此優勢。現在,我多年累積的紙本資料夾都已數位化,被我生活中不可或缺,並擔任其行銷部資深副總裁的應用程式 — Evernote 所取代。現在我無需再自己寫註腳,而是交由機器學習來提示我其他相關的記事。
我仍然堅持手寫,因為我發現打字只是一種抄寫行為,無法幫助理解。但我已不用標註速記符號,因為光學文字辨識系統能自動為我尋找手寫文字。寫筆記是我日常生活中最後一樣被現代科技顛覆的,但新的觸控筆科技又重新將紙筆體驗與數位儲存、搜尋和分享結合在一起。
我個人的筆記方式並不適用於所有人,而無法開班授課的原因也是因為每個人學習的方式都不一樣。Richard Branson 會在菜單、餐巾紙等手邊任何紙張上寫下筆記。馬克吐溫則會隨時隨身帶著一本口袋型筆記本。Stephen Colbert 則將他所有點子都記錄到 Evernote 裡。您必須多加嘗試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但大部分的方式都有一些共通處:
- 想要達成什麼目標,請筆記下來。研究顯示有寫筆記的學生比沒有的成就多達七倍,而有寫下目標的人們多出兩倍的機會真正實現目標。開始達成一些目標後,這些成就感能消彌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或是常常要拿出手機寫記事的尷尬了。
- 重新檢視並修正。很不幸地,人類的大腦擅長遺忘。您聽到的資訊在 20 分鐘內會失落 40%;一天內 2/3 都會遺失。常常檢視自己的筆記讓自己可以持續添加新內容或用新觀念來審視。絕妙的靈感常在出其不意時出現,但絕不會來自已經遺忘的地方。
- 做大腦訓練。沒有任何我尊重的人會因為我記下他們的話語或表示好奇而評判我。事實上學習能幫助腦細胞生長。所以請多加實驗找到你捕捉靈感的方法(心智圖、大綱法、拍下照片、子彈法等),並持之以恆。
過去 15 年來我的筆記法進步幅度遠超過我的髮型轉變(上圖)。遵守這些基本法則讓我得以持續視新需求調整,並不斷超越任何人的預期。現在我的目標跟在學校時想要記住所有事實不同,我做筆記的目的是希望能溝通想法。開會佔了我一天中很多時間,其中會產生龐大的資訊,但我只有很有限的時間來消化它們。做筆記讓我在聽到重要的資訊時可以即時捕捉、整理、整合想法,並立即將團隊正在處理的專案相互連結,就跟當年我在教室裡時一樣。
我依然在幾乎所有的互動中做筆記,不過現在記筆記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我能夠想起需要做什麼,而不是別人已經做了什麼。我一直在想辦法更加有效利用我的點子,歡迎與我分享您的想法。
如果需要更多靈感,以下是一些我很喜歡的個人生產力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