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傳播科系研究所的人就知道,研究所和大學部的學習生活簡直是天差地別,雖然一開始我有做了心理準備,但從實務轉向學術路線,就好像把一個過動的小孩壓在書桌前不准動一樣。因此在我進入研究所之後,對於要如何處理論文筆記和時間分配感到非常的茫然。
不久我發現研究生主要任務是:
尋找原文文獻/參考書 → 閱讀時邊做筆記 → 視需求翻譯需要的原文段落 → 做 PPT → 上台報告 → 寫論文 → 小論文報告(論文口試)。
我自己是一個 GTD 和文具控,喜歡嘗試各種數位和紙本的解決方法,從 2011 年大學開始為了記錄電腦教室上課的筆記而開始使用 Evernote,後來也拿 Evernote 來做生活管理和日記,到了研究所後我當然也把腦筋動到 Evernote 上,找出一套可以「靜」(先前的閱讀/記錄) 制「動」(發表) 的流程,分成三個部分跟大家分享!
作者:Lingfan Wang(又名 Mitsu)
Evernote 五年級生,豢養食字獸一隻,好動惡靜,沉浸於閱讀和做筆記。Evernote 對我來說是面檢視自我的鏡子,抱持對 Evernote 使用者的好奇來撰寫碩士論文,因此獲得台灣大使 Esor 的採訪收錄於《打開大家的Evernote筆記本》。
Part 1:必要行政流程+教學助理工作,繁瑣的細節先搜集到 Evernote 再說
研究生在擔任助教和申請論文寫作,就是一連串拿著各種文件跟學校各處室打交道的過程,特別建議負責核銷的同學趕快學起來!趕快在 Evernote 做好預算控管和細項,否則會在被會計反覆退單的過程中循環 (本人親身慘痛體驗)。
小技巧 1-1.
用 Cloudmagic 郵件應用程式一鍵轉寄信件到 Evernote 保存,再轉換成執行的 to-do list
小技巧 1-2.
善用 Evernote 建立表格,讓行政程序有條不紊
以核銷的流程為例,因為每一筆費用都有必經的承辦人和必跑的處室,也有一些項目會有省略的步驟,在不熟悉的時候在還不熟悉流程的時候,就可以使用 Evernote 製作表格來做 check list,一項項檢視讓流程不遺漏。
小技巧 1-3.
訂下確切的助理工作時間 ,專門處理搜集好的待辦清單
擔任老師助理就是要提醒老師一些細節,以及替老師跟進學弟的處理狀況,因此我做了以下的提醒清單,也是避免影響我寫論文的時間管理方法,只要不是十萬火急的事情 (老師交辦任務時要問清楚 Deadline),就先搜集到這裡。我自己訂下的助理工作時間則待在研究室處理。
撇步:
用 todo、mail,來確認自己處理完,和確認 mail 上交給老師的步驟,可以讓自己知道事情做完的安心感。
Part 2 Evernote 讓你咻咻咻寫完畢業論文
當你讀了幾個學期後終於快修完畢業學分,這時候不要開心得太早,這時候就是進入畢業論文煎熬的開始,要寫什麼題目?研究問題這樣問對嗎?架構呢?會讓你焦慮到逢人必問,甚至半夜都抱著疑問睡覺。
現在你隨便往研究室一望,會發現幾乎大多數的人都是拿 Word 寫論文,但你要知道,論文絕不可能按線性結構完成(不按章節順序寫),加上可能會有內容的大換位,以 Word 在排版和自由調整上的侷限會很吃力,所以我不考慮將 Word 當存放論文初稿的地方。我一直在想以 Evernote 輔助論文寫作的可能,也受到對岸《5天25个小时的论文是怎么炼成的》這篇文章的啟發,最後得出的配置如下:
- 文獻、架構、大綱等前置作業資料庫:Evernote
理由:搜尋方便、可利用筆記連結來製作目錄,方便檢視、多視窗檢視。
- 論文初稿寫作:Scrivener 寫作軟體
理由:可隨意調換章節間的順序方便修改、簡潔全螢幕模式、多視窗檢視。
- 輔助思考:Coggle 線上心智圖
理由:間單易用,可以畫成樹狀的樣子方便思考。
- 發想/檢視:紙筆
理由:把 Evernote 裡整理好的綱要印出來,方便我在紙上寫寫畫畫延伸靈感,相信我,紙筆是最好的創意輔助工具!還有完稿後請一定要把全文印出來校對,你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 Bug(相信我)。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 Evernote 在寫論文時要如何發揮成效,以我寫作《探討行動筆記應用程式之馴化經驗》質化論文為例:
小技巧 2-1.
文獻閱讀不白費,搜尋回收變成論文養分
因為最後你還是得用電腦寫論文,建議平常閱讀文獻時,可以先閱讀紙本文獻抓住大要和重點後,以寫論文為導向,將論文的要點和引用 APA 寫成一則 Evernote 筆記,再加上你讀這篇論文的心得,就算是很片段的想法也請大方地記上去,到時候可以延伸寫到論文裡面。
當你需要參考文獻時,用關鍵字一搜尋,相關文獻筆記就會全部列出來供你參考。也可以在你找論文題目時搜尋,過去上課讀過的論文筆記也可以為你所用,而且來源都清清楚楚,引述超方便!
文獻 Review 範本
小技巧 2-2.
製作論文目錄,章節靈感記下來快狠準
擬定論文大致的章節安排後,就可以利用 Evernote 建立一個論文研究目錄,把主要的個別章節建立一則 Evernote 記事(見圖,有省略),如此一來就可搜集每一個部分的靈感。
譬如說我現在可能還在寫二章的文獻部分,但我有一些關於分析部分的靈感,就可以先把它記到約莫第四章的「資料分析」的記事。這個目錄對我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是直接連結過去研究資料的「資料搜集」記事,還有做訪談準備的「前置作業」,因為這些是同時期的任務,放在這邊方便 Check 與事後回顧。
小技巧 2-3.
理論+想法並列,論文分析不馬虎
在做完訪談後,我會把聽打逐字稿的內容也個別做成 Evernote 的記事,然後開始在紙上腦力激盪尋找出有系統的歸納細項,再利用 Coggle 製作心智圖。在做好分析的類目後,準備要寫分析內文前,還差那麼一步!就是我會把分析的每個章節與研究問題對應。在每個分析章節記事中,我會將引用文獻和更詳細的想法綱要寫進去,在寫作內文時就可直接對照,雖然輕鬆但絕對嚴謹不馬虎!
研究問題&分析架構(範本)
小技巧 2-4.
「論據」具全, 與老師討論不結巴
寫完內文後必須要跟老師討論有沒有需要修改的地放,在給老師看初稿的時候,如果老師對於你的引述有疑問的話,不用緊張,這時候你可以打開 Evernote 讓老師看一下參照的原始資料上下文,就可以有憑有據的來討論了!
再次強調寫論文當然不是非 Evernote 不可,但推薦大家用 Evernote 搜集論文資料的原因包括:
- 簡單,包含容易上手,和介面簡單不用特別分心去調版面,記住一個要點:這些資料只是雛型的文字,講求資料的分層脈絡清晰就好(善用記事連結功能),不要再去加那些文字的細節花樣了!!
- 簡潔,純白色的頁面像是一張空白筆記本頁面,請盯著它用文字把它填滿吧。
- 在完成論文後,最讓我驕傲的不只是在這個存放論文資料的 Evernote 筆記本下有滿滿的資料,而是研究室的夥伴們也跟著用 Evernote 來存放閱讀文獻筆記啦!而且他們還很聰明地將論文原文的PDF 檔附加到記事裡面呢!
最後,祝你也像我一樣在 Evernote 的幫助下咻咻咻完成論文!